今天第二次登上國是論壇的講台,這次言簡意賅的講了我對「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」的想法,一個國家的教育政策是國力發展的基礎,不容忽視。
過去台灣的高等教育,在學生家長追求學位、眾人追捧學校排名之下,已然畸形;其中,高等技職體系一窩蜂升格研究型大學,全台共計一百多所研究型大學,但台灣真的需要這麼多研究型大學嗎?我們是否已經忘記技職教育體系的初衷?以下是我想對教育部提出的呼籲,文稿中同時補充了一些重要資料:
.
.
1.台灣一味追求頂尖大學排名,鼓勵學校升等、拿補助。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,1990年代迄今,學校升格大學的數量暴增至102所,其中有許多不良的大學,應該被淘汰
2.條例中對大學整併和退場,應有明確的手段,避免私校或有心人士從中獲得不當利益,產生弊案
3. 技職體系崩壞,製造業人才中空,忽略實務與技藝精進,培養出來的學生,無法成為實務的生力軍。我們重新重視技職教育
4. 廠商缺工但青年就業率低的兩頭空,學生找不到工作,企業找不到員工,台灣的青年失業率卻達13%,顯示出產學落差。
.
.
為了下一代,我們有義務積極的推動,並嚴格的檢核這些措施,更呼籲老師與家長需要翻轉對技職體系的觀念,教育部除了有責任解決制度面問題之外,更必要帶頭翻轉觀念領頭單位,動手改變體制以影響國人思維,才不會讓高等教育繼續陷入兩頭空的局面。